期刊信息
 

刊名:工业水处理
主办: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管: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SSN:1005-829X
CN:12-1087/X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460700005292892
被引频次:93040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化学文摘(网络版);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废水处理,水处理,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絮凝剂,印染废水,废水,混凝,深度处理,阻垢剂,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氮杂环化合物效能及机理分析

来源:工业水处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5 12:3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焦化、造纸、制药等行业,是具生物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喹啉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

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焦化、造纸、制药等行业,是具生物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喹啉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1〕。氮杂环化合物不易受微生物代谢的破环,对微生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毒性,使得水体或土壤中杂环化合物的生物处理效果受到极大限制〔2〕

高级氧化法是常见的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之一。其中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法可在宽泛pH范围内启动,氧化大多数有机物并使其有效分解〔3〕。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法最常见和有效的激活方式有过渡金属激活、热激活、碱激活、活性炭激活、紫外激活等,而价格最低和效率最高的是零价铁(ZVI)激活〔4〕。笔者采用ZVI激活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氮杂环有机物,分析了硫酸根自由基对氮杂环有机物的氧化效率和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分子轨道理论和Guassian09软件研究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设备

ZVI(粒径≤0.1 mm,质量分数≥98%),天津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a2S2O8(质量分数≥99%)、吡啶(体积分数≥98%)、喹啉(体积分数≥98%)、吲哚(质量分数≥98%),H2SO4(体积分数≥98%)、NaOH(质量分数≥99%),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所有试剂均未经纯化直接使用,实验用水由Millipore超纯水制备设备提供,电阻率保持在18.2 MΩ/cm。

LC-20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数显恒温六联磁力搅拌水浴锅,常州金城富威实验仪器厂。实验所用玻璃定量容器均用重铬酸钾-浓硫酸配制的溶液浸泡,随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干燥使用。

1.2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受广泛认可的零价铁作激活剂激活过硫酸钠。为避免热激活和碱激活造成干扰,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溶液pH≤9.0。

所有实验均在(25±0.2)℃下250 mL锥形瓶中进行。反应液体积为100 mL,用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对溶液进行控温和搅拌,用0.1 mol/L的H2SO4和0.1 mol/L的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初始pH。

自由基与有机物反应时,一般有脱氢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和电子转移3种途径〔5〕。而对于稳定性较强的氮杂环有机物,共轭键的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利于亲电加成,通过自由基链式反应使底物中的共价键发生均裂,生成新的有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与吡啶、喹啉和吲哚的反应均为亲电加成反应,降解程度受分子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最终降解率顺序为吲哚>喹啉>吡啶。

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在鲕粒核心周围形成的同心层形状较规整,由透明度较低的泥晶层和透明度较高的泥晶-微晶层(亮晶层)交互形成,单层厚度为0.01~0.03mm,单层厚度较稳定。高能鲕层的直径约5mm,同心层数有50层以上。亮晶层方解石整体呈放射状排列。镜下呈十字消光。

在3个已知浓度的污染物溶液中先溶解相同物质的量的Na2S2O8,充分搅拌后,投加相同质量浓度的过量ZVI,以确保Na2S2O8充分反应。

本研究以市售泡菜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乳酸菌,研究其基本生理生化特性、产酸性能、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以及耐酸性,进而筛选出各方面性能都比较优异的乳酸菌株,并对其采用API 50 CHL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产酸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本研究可以丰富乳酸菌菌种资源,并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2.2.1 氧化剂浓度的影响

铁基激活剂(ZVI和Fe2+)在激活过硫酸盐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H+,使溶液pH明显降低〔9〕,其氧化产物Fe3+在水中会结合OH-形成水合铁,使溶液pH降低〔10〕。如喹啉氧化,见式(2)。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完毕溶液pH均<3.2。

(3)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取出4 mL反应溶液,加入盛有0.5 mL甲醇的容积为5 mL的聚乙烯瓶中(去离子水洗涤),用0.45 mm PTFE的注射器吸取2 mL,由0.45 mm针式过滤器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吡啶、喹啉、吲哚浓度。测定前需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做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确定吡啶、喹啉、吲哚的实际浓度。

(4)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1个二极管阵列双波长紫外检测器和 1 个 XDB-C18(250 mm×4.6 mm,8 nm)反相柱(美国安捷伦ZORBAX Eclipse),柱温30℃。流动相为水和甲醇的混合物,体积比为40∶60。流速设置为1.0 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设置为254 nm(吡啶)、217 nm(喹啉)和 270 nm(吲哚)。 没有特殊说明,本实验进样量均为1 mL。

吡啶和喹啉属于较稳定的类苯结构,N原子和两个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另一个p轨道的电子参与形成稳定的大π键,另一个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未参与成键,形成p-π共轭结构,电负性大,表现为吸电子芳香体系,因此六元环的含氮杂环上亲电取代难,亲核取代易〔5〕。喹啉分子中还存在1个电子云密度相对均匀的苯环,因此亲电反应可发生在苯环。

2 结果与讨论

2.1 氮杂环化合物去除

用0.1mmol/L的H2SO4将反应初始pH调至7.0±0.2,在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 30 min,吡啶、喹啉、吲哚均为 0.1 mmol/L,Na2S2O8浓度统一为 2 mmol/L(浓度比为 20∶1),ZVI添加量为 1 g/L(17.8 mmol/L),过量ZVI采用钕磁铁回收的实验条件下,考察吡啶、喹啉、吲哚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见图1。

图1 吡啶、喹啉、吲哚的浓度变化

由图1可见,相同的初始浓度下各反应物去除率不同,去除率最高的是吲哚,达99%,其次为喹啉,最高达68%;吡啶去除率最低,为60.2%。

(2)实际工程中,流水湍急的岸侧选用粒径较小的粗集料,能够有效减少流水对土质边坡的侵蚀作用,防止土质边坡管涌等土质流失现象发生。

2.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NOT-22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SNOT-22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SNOT-2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窦开放组和上颌窦根治组SNOT-22评分高于球囊扩张组(P<0.01)。治疗后,三组患者SNOT-22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见表4。

吲哚分子由吡咯环和苯环稠和而成,吡咯环为五中心六电子结构,N原子的孤对电子参与形成大π键,为富电子芳香体系,因此易被氧化,可发生亲电反应。

实验过程反应式见式(1)。

2.2 影响因素

选择地形地貌、林相、水肥条件等相似的竹林设置样地,2013年7月对样地进行疏伐,保留3种林分密度,亦即立竹数分别为:1 500、2 000和2 500 株/667 m2,试验重复3次,共设置9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为400 m2。于同年9—10月进行样地调查,调查指标有出笋数、笋大小、出笋量等。

实验中ZVI添加量为1 g/L(17.8 mmol/L),确保反应中ZVI始终过量,余量ZVI用钕磁铁吸收,反应初始pH用0.1 mol/L的H2SO4和0.1 mol/L NaOH调节为7.0±0.2,温度为25℃,反应时间均为30 min,考察氮杂环化合物的去除率随氧化剂Na2S2O8变化情况,结果见图2。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显著的同步性和协调性特点。尤其核算理论和方式在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下有着较大的变化。现阶段制造业产能的调整下机械制造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已经机械加工制造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标准,机械加工制造业只有在不断整合优化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制度标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产品加工、包装以及营销等各个流程。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要在坚持多元化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要关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主体个性化的基本特点和根本趋势,以学生职业发展、技能提升和素养发展作为目标进行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尝试和更新,真正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与学情、校情、国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通过多元化的路径建设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方法体系,在不断融合和整合大数据技术的前提下创新出高等职业院校更多、更好、更适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方法和形式。

图2 Na2S2O8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2可见,随着Na2S2O8浓度的增加,吡啶、喹啉和吲哚的去除率均显著增加。Na2S2O8浓度为2 mmol/L时,吲哚即被完全去除;Na2S2O8浓度为 5 mmol/L时,喹啉被完全去除;Na2S2O8浓度为6 mmol/L时,吡啶才被完全去除。实验中ZVI始终过量,Na2S2O8浓度增加意味着溶液内生成的快速增加,可快速氧化分解污染物。但值得注意的是,Na2S2O8从2 mmol/L提高至4mmol/L时,喹啉和吡啶的去除率并未增加至原来的2倍,这是因为吡啶和喹啉被攻击开环后,原苯环或类苯环结构中稳定的大π键断裂,形成含直链双键或三键的有机物,而直链上的双键和三键均能与自由基快速反应〔6〕,与溶液中的目标污染物竞争自由基,因而降低了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

(1)配制母液:取0.5 L超纯水,分别加入一定量吡啶、喹啉、吲哚,搅拌均匀后继续加超纯水定容至1 L,配制成0.000 2 mol/L的吡啶、喹啉、吲哚母液。每次实验时取出母液50 mL,加入50 mL超纯水,配制成0.1 mmol/L的待反应溶液。

2.2.2 初始pH的影响

在吡啶、喹啉、吲哚溶液初始pH分别为(2.0±0.2)、(3.0±0.2)、(4.0±0.2)、(5.0±0.2)、(6.0±0.2)、(7.0±0.2),Na2S2O8和 ZVI添加量分别保持 2 mmol/L、1 g/L(17.8 mmol/L),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的实验条件下,考察初始pH对目标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如图3所示,吡啶、喹啉的降解率均随pH的降低而升高,初始pH为2.03时,吡啶、喹啉和吲哚的去除率分别为84.6%、91.4%、99.6%,此时吡啶和喹啉的去除率高出中性条件(初始pH为7.11)下的去除率(28.8%、25.2%)。 这意味酸性条件下,氧化氮杂环化合物有更高的化学反应速率。此外,无论pH如何变化,吲哚去除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这可能是因为吲哚结构中不存在大π键,在中性pH下即可快速反应,因此酸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

通过前文对管片的应力响应分析可知,由静力计算可得到管片的最大应力水平,由动力计算可得到管片的最小应力水平。通过式(8)和式(9)可计算出管片的极限拉、压疲劳次数。管片的疲劳寿命计算流程如图8所示。

溶液中OH-浓度较高时,具有高氧化电位的(2.6~3.1 eV)将优先与 OH-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6〕。Chenju Liang 等〔7〕研究了活化过硫酸盐的过程,并用化学探针识别技术识别了反应体系中自由基的类型,得出结论:pH为7.0或更低时,为主要活性物种,碱性条件下主要的活性物种为和·OH, 证实氧化降解反应在酸性条件更有利。反应中始终保持pH≤(7.0±0.2),也是确保溶液中的高活性自由基以为主。

从另一角度来看,氮杂环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更易被 氧化。 Zhiyong Luo 等〔8〕对高铁酸盐(Ⅵ)氧化喹啉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下,溶液中的喹啉以分子形式存在;在酸性溶液中,喹啉结构的N原子首先被溶液中的H+质子化,与存在强电荷引力,快速靠近而发生反应。因此,酸性溶液中喹啉的降解率更高。

图3 溶液初始pH对去除率的影响

2.3 酸性溶液中的反应机理分析

(2)在预设实验条件下,将待测溶液和过硫酸钠以一定物质的量加入,放置在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活化剂。加入活化剂后反应正式开始。

出租车司机在马路边等候乘客的同时,乘客也在路边寻找空闲的出租车。由于信息不对称造就的造成空驶率高和打车难并存,资源不能得到最优化的配置,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化学反应中,当产物浓度增加,一般认为会抑制正向反应的进行。但大多数有机污染物与硫酸根自由基的反应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更快〔11〕,其原因可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在酸性溶液中,H+首先贴合氮杂环化合物的N原子形成N-H+正离子,吸引带负电荷的 O 原子最外层 p 轨道有 1 个未成对电子,拥有单电子占位轨道(SOMO),处于激发态的自由基很不稳定,需要迅速找到电子受体或电子供体形成稳定基态。而C—N键相邻C原子由于N的强吸电子效应,电子云密度变弱,整个分子的最高占位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位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变大。此时自由基的SOMO自发跃迁,氮杂环化合物被攻击发生断键,的自由电子与C原子的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由于极性较强,很快从开环的C原子上掉落。

吲哚分子结构为9原子10π电子共轭体系,由于N原子的孤电子对参与形成共轭键,没有多余孤对电子结合H+,且吲哚中的N原子电子对参与共轭后吸电子效应消失,难以形成质子化结构。

用 Guassian09(Revision E.01)计算吡啶、喹啉、吲哚分子及质子化后的分子结构能量,用M06-2X/6-311+G(d,p)水平进行几何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吡啶、喹啉的分子轨道能级,如图4所示。

图4 质子化后吡啶和喹啉的MOs轨道计算

则吡啶和喹啉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的带隙能极差为:

E(吡啶)0∶〔-0.043 15-(-0.266 79)〕×27.211 9=6.085 669 eV

E(喹啉)0∶〔-0.031 94-(-0.290 64)〕×27.211 9=7.039 72 eV

吡啶和喹啉在酸性溶液中的带隙能极差为:

E(吡啶)1∶〔-0.271 31-(-0.479 42)〕×27.211 9=5.663 1 eV

E(喹啉)1∶〔-0.226 47-(-0.464 06)〕×27.211 9=6.465 3 eV

可见,在酸性溶液中,质子化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氮杂环化合物的带隙能极差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在分子间综合作用力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能级跃迁;更容易与自由基等处于激发态的(拥有SOMO轨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氧化。

3 结论

采用ZVI激活过硫酸盐释放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吡啶、喹啉和吲哚等含氮杂环化合物。结果表明,分子结构稳定的吡啶较难氧化,喹啉次之,吲哚最易被去除。吡啶、喹啉和吲哚初始浓度均为0.1 mmol/L,Na2S2O8和 ZVI添加量分别为 2 mmol/L、1 g/L(17.8 mmol/L)时,去除率分别为 60.2%、68%、99%。保持ZVI过量,Na2S2O8浓度越高、pH越低,降解效率越高。

精密称取1. 0 g样品置于三角瓶中,按照1∶30料液比加入70%的甲醇-水溶液[13],在室温下超声提取20 min,离心,收集上清液,每个样品取1 mL提取液过0. 45 μm的微孔滤膜,用来进行HPLC分析。

用 Guassian09(Revision E.01)计算吡啶和喹啉原态分子及质子化后的分子结构能量,用M06-2X/6-311+G(d,p)水平进行几何优化和频率分析,认为酸性溶液中氮杂环化合物由于N原子吸电子发生质子化,分子HOMO和LUMO能级差降低,更易被氧化降解,可为难生化物质的氧化降解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许俊强,郭芳,全学军,等.焦化废水中的杂环化合物及多环芳烃降解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27(7):973-976.

[2 ] Yang Wenlan,Wang Jicheng,Hua Ming,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effluent organic matter from different 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J].Chemosphere,2018,203:68-75.

[3] Fan Jinhong,Gu Lin,Wu Deli,et al.Mackinawite(FeS) activation of persulfat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chloroaniline:surfac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sulfur-mediated cycling of iron species [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333:657-664.

[4] Li Huanxuan,Wan Jinquan,Ma Yongwen,et al.Role of inorganic ions and dissolved natural organic matters on persulfate oxidation of acid orange 7 with zero-valent iron[J].RSC Advances,2015,5 (121):99935-99943.

[5]邢斐斐.微生物协同加速吡啶喹啉的降解[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6]戚孝天.过渡金属催化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的理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7] Liang Chenju,Su H W.Identification of sulfate and hydroxyl radicals in thermally activated persulfate[J].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9,48(11):5558-5562.

[8] Luo Zhiyong,Li Xueming,Zhai Jun.Kinetic investigations of quinoline oxidation by ferrate(Ⅵ)[J].Environmental Technology,2016,37:1249-1256.

[9]齐心,黄文龙.无机高分子聚合铁盐混凝剂的新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9):188-189.

[10] Chen Weiming,Gu Zhepei,Guo Shengpeng,et al.Microwave-assisted Fe0-activated persulfate process for treating explosives in pro-duction wastewater[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doi.org/10.1016/j.cej.2019.123497.

[11] Furman O S,Teel A L,Watts R J.Mechanism of base activation of persulfate[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2010,44(16):6423-6428.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nitric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xidation by sulfate radical

Zhang Zhichun1,2,Yue Xiuping1,Duan Yanqing1,Gao Yanjuan1
(1.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hcnology,Taiyuan 030006,China;2.Shanxi Architectural College,Taiyuan 030600,China)

Abstract: Nitrog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NHCs),which have significant biological toxicity,are widely existed in wastewater and soil of coking,papermaking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Zero-valent iron is used to activate persulfate to produce sulfate radical(),and oxidize the typical organics of NHCs,such as pyridine,quinoline and indoles.The removal performance,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moval mechanism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of oxidation removal rate is indole>quinoline>pyridine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and the removal rates are 99%,68%and 60.2%,respectively.By means of M06-2x/6-311+G(d,p) horizontal geometric optimization and frequency analysis,the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and Guassian09 are used to analyze.When pH is low,NHCs is protonated first,the orbital energy difference is reduced,and the removal rate of is increased.

Key words: persulfate;nitric heterocyclic compounds;zero-valent iron;persulfate;oxidation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9X(2020)04-0089-05

DOI:10.11894/iwt.2019-0967

[作者简介]张智春(1980— ),讲师,博士。 E-mail:medeleine@163.com。

通讯作者:岳秀萍,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uexiuping@tyut.edu.cn。

[收稿日期]2020-02-16(修改稿)

文章来源:《工业水处理》 网址: http://www.gysclzz.cn/qikandaodu/2020/0515/349.html

上一篇:热力发电机组凝结水污染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三维电极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投稿 | 工业水处理编辑部| 工业水处理版面费 | 工业水处理论文发表 | 工业水处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水处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