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工业水处理
主办: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管: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SSN:1005-829X
CN:12-1087/X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460700005292892
被引频次:93040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化学文摘(网络版);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废水处理,水处理,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絮凝剂,印染废水,废水,混凝,深度处理,阻垢剂,
6.4.3 不同初始种群规模下的网络演化
6.4.4 不同自然增长率下的网络演化
6.4.5 不同最大规模下的网络演化
6.4.6 研究结论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文章摘要: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的命令—控制管控模式已无法解决日益频发的工业水污染问题。为此,我国开始实施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工业水污染防治新模式,提倡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虽然近几年,我国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主体有所增加、水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但目前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各主体之间仅是一种浅层次“共存”的状态,仍存在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有效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但共生理论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找到了突破点,它能够从深层次阐释各主体参与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动机,指明未来合作治理的发展方向,从而解决现在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使得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实现浅层次“共存”到“互赖”的转变,最终达到“共生”的状态。因此,本文首先结合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学理性阐释和对现实情境分析的基础上,点明运用共生理论解决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存在困境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其次,运用Eviews软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网络节点间的共生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主客体已满足形成共生的基本条件。再次,在对要素、动力机制、运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理论观点:各类共生单元(企业、政府、社会组织、高校机构、公众、第三方治污机构)在政策、文化、制度、市场等共生环境下,基于成本推动、效益拉动、环境导向这些外在因素以及自组织机制、复杂系统、协同机制等内源因素,通过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媒介搭建共生界面,完成共生单元间的信息交流、利益分配等功能,促使水环境的优化。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模式、系数、规模、增长率下的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演化进行仿真模拟。该研究表明: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与多类治理单元间共生模式的变动有关,各类治理主体的共生演化平衡状态下的最大主体规模受到共生系数和最大规模的影响,初始种群规模和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对其未产生影响,其演化速率与主体的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种群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提高共生单元关联度与规模、共生单元自身绩效,打通共生界面要素通道,创新进化网络模式等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明确并规范政府在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中的扶持、引导作用,规范治理理念;构建网络内部协商与仲裁部门;采取优惠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监督约束作用;打通信息、技术交换屏障,搭建网络共享平台。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441/d.cnki.gyzdu.2020.000718
论文分类号:F427;X703
文章来源:《工业水处理》 网址: http://www.gysclzz.cn/qikandaodu/2022/0130/884.html
工业水处理投稿 | 工业水处理编辑部| 工业水处理版面费 | 工业水处理论文发表 | 工业水处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工业水处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